金秋九月,本是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美好时节,但对于体育学院2025级新生小李(化名)而言,陌生的环境和内向的性格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与迷茫,甚至萌生了强烈的退学念头。幸运的是,在学院党委书记邹华秀的耐心引导与暖心帮扶下,他最终打开了心结,顺利融入了温暖的集体。
初入大学,小李因性格内向、不善交际,难以与同学建立联系。课堂上他独坐一角,宿舍里也沉默寡言,集体活动更是看不到他的身影。巨大的孤独感和不适应逐渐累积,使他陷入了“想回家”的消极情绪中,学业也受到了影响。
这一情况很快被细心的小李所在班级辅导员岳阳发现,并汇报至学院。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邹华秀在了解情况后,第一时间主动介入,将关怀送到了学生身边。她没有选择简单的说教,而是以“谈心谈话”作为突破口,多次利用课余时间与小李进行平等、真诚的交流。
“第一次谈话,他几乎一言不发,只是低着头。”邹书记回忆道。但她没有放弃,在第二次、第三次的谈话中,她从家乡风物、个人爱好等轻松话题切入,慢慢卸下了小李的心防。邹书记发现,小李并非不愿交往,而是内心敏感、缺乏自信,害怕被拒绝。
找到了问题的症结,邹华秀书记制定了一套“组合拳”式的帮扶方案。她一方面持续给予小李鼓励,肯定他的优点,帮助他建立自信;另一方面,她悄悄做了大量“幕后工作”。她安排学生党员和班干部主动“结对子”,邀请小李一起吃饭、运动、上自习;在组织班级文体活动时,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些需要协作但又不过于张扬的任务,让他能在参与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。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在邹书记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,小李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,开始主动与室友交谈,也能在篮球场上看到他与同学们并肩奔跑的身影。如今的小李,已成功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,学业走上正轨,完全融入了大学集体生活。谈及这次经历,邹华秀书记表示:“每一位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,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同等重要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倾听、去发现、去引导,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路上掉队。”这一暖心事迹,也成为了体育学院践行“三全育人”理念,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
(撰稿:岳阳 一审:叶晶 二审:朱建伟 三审:邹华秀)